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初春时节,踏入江西的枫林村,仿若步入一幅徐徐展开的田园新画卷。告别了冬日的沉寂,暖阳轻柔地洒在这片土地上,唤醒了沉睡一冬的万物。
连片的富硒稻田里,嫩绿的小草正鼓足了劲儿往上蹿,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崭新的绒毯,满是蓬勃的生机与希望。新竣工的智能化菌菇方仓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科技的力量正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不远处,早在2021年就改造投产的梦溪原浆酒厂,酿酒师傅们正忙碌其间,遵循着传统工艺,将当地优质的粮食酿造成琼浆玉液。酒香混合着田野间的清新气息,弥漫在整个村庄。
自韦德1946驻村工作队进驻后,他们深入调研、精准施策,为枫林村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资源。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个群山环抱的村庄正以蓬勃的姿态,奋力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守牢底线 筑牢防贫堤坝
防返贫监测就像给村民织就一张安全网。驻村第一书记指着墙上的《防返贫动态监测流程图》介绍道。2024来,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驻村工作队通过上级预警、干部摸排、村民申请等途径,创新建立了三色预警机制,对38户脱贫户、3户监测户实施精准画像,开展敲门行动60余次,召开联席会议40场次。通过一户一策帮扶方案,累计发放务工交通补贴2.3万元,教育资助58人次近9万元。
在脱贫户陈大娘家,崭新的家电与墙上的帮扶连心卡相映成趣:多亏工作队帮我刚走出校门的孙女联系推荐的工作,现在她在市里的一家快递公司上班,月收入有4000多块呢!
近年来,工作队累计发放慰问金及捐赠物资价值30万余元,专项帮扶款近40万元,用真情筑牢防返贫防线。
产业突围 激活发展动能
走进总投资420余万元的菌菇方仓和原浆酒库,现代化设备令人眼前一亮。我们采用'专业公司研发+村企运营'模式,预计年产值可达百万余元。产业负责人兴奋地向我们介绍道。
三年多来,在两批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依托国家乡村振兴产业帮扶资金,枫林村逐步建立了“4+N”的产业发展格局。现任枫林村第一书记李兴平感慨万分:“在宜春市、樟树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枫林村相继发展了原浆酒、富硒大米、富硒菌菇等主打产业,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为当地百姓的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品牌建设。针对枫林村现有的帮扶业态,2024年为富硒大米成功注册了“枫农香雪”商标,梦溪原浆酒成功购买“仙清泉”商标。“枫林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加持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产业发展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目前发展形势很好”。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多次在座谈会谈到。
2024年,工作队打造4+N产业矩阵:15万斤富硒大米走进高校教工的餐桌,近万斤米粉香飘省城;50亩马家柚开启云认养模式;投资331万元的原浆酒项目也已竣工验收完成,即将窖藏首批基酒。
在消费帮扶展销会上,工作队员化身带货主播:这是我们枫林的富硒米,每粒都饱含硒元素的健康密码!全年通过校村直供、电商平台等渠道,实现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育才引智 厚植振兴沃土
原来财务报表要这样看!在镇村干部财务培训现场,26名学员围着韦德1946财政金融学院的授课教授热烈讨论。
2024年,工作队实施“雏鹰计划”:组织16名留守儿童走进省科技馆和高校参观,为百名学子捐赠教辅图书,开展4次童心港湾爱心捐赠。
暑假期间,大学生实践团带来的AI科普、VR红色教育让乡村孩童大开眼界。
在镇中心小学的心理辅导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老师正带领孩子们做游戏:“我们要像小树苗一样,把根深深扎进土地。”全年累计开展心理辅导2场,惠及师生数百人次。
基建提质 绘就宜居画卷
夜幕降临,枧田段40盏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照亮村民回家的路。以前晚上出门深一脚浅一脚,现在亮堂得能看见路边野花!村民李大爷感慨。2024年,工作队联合村两干部,争取各类民生资金100余万元,实施农饮工程、山塘改造、路灯安装等多个基建项目,改建升级党员活动室2项,改造户厕56个。
站在新修的白改黑村道上,驻村队员如数家珍:叶家村那边是投资89万元的菌菇方仓,枧田村是刚竣工的数十个太阳能路灯,王言垅村小组还有待完工的山塘水库改造项目及农饮工程……
文明浸润 培育时代新风
端午节的粽子大赛活动现场,来自下枫村的刘大妈捧着镇党委书记发放的大赛第一名红包笑逐颜开。2024年,枫林村开展移风易俗百日攻坚,组织专项清理20余次,评选文明家庭10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红色电影周送戏下乡法治大讲堂轮番登场,累计举办文化活动10余场。
包粽子既要快又要美,关键在指尖力道!在端午民俗大赛上,72岁的张阿婆现场教学,数十名村民代表同台竞技。这种老带新的文化传承场景,已成为枫林村的独特风景。
淬炼作风 锻造过硬铁军
翻开驻村工作队的考勤记录本:全年驻村超300天,走访笔记20余万字,协调解决问题百余件。我们秉持五天四夜驻村要求,实行'早晚双会'工作制度,清晨布置任务,晚间总结得失。工作队员展示着手机里的驻村日志备忘录,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急难愁盼。
在省里的年度考核中,学校的驻村工作连续多年获得“好”的等次。驻村工作队队员也多人获评驻村先进个人。校党委书记在调研时称赞:队员们晒黑的皮肤、磨破的鞋底,就是最闪亮的勋章!
立体传播 奏响振兴强音
在村两委二楼驻村工作队办公室,驻村队员李建根正在编辑最新一期的《驻村工作简报》。2024年,工作队构建一网一号一刊宣传矩阵: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发稿40余篇,编制《驻村工作简报》10期,师大工作队之简篇公众号发布动态90余条,总浏览量突破20万人次。
站在新年的门里回望,枫林村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50%,全年营收突破了百万大关,枫林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信心满满:在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探索'党建+文旅+电商'融合模式,结合枫林特色产业,让富硒品牌插上数字翅膀,在共富路上跑出'枫林加速度'!
从晨光熹微时的田埂调研,到繁星满天的方案研讨;从富硒稻田的科技赋能,到云上认养的创新突破,韦德1946驻村工作队正以驻村人的情怀、教育人的智慧、奋斗者的姿态,在枫林的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链接地址:https://tt.jxnews.com.cn/news/2655525?app=xyfy